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心理上的空虚和孤独却更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自嘲㊣为“牛马”,在单调和疲惫中变得麻木室内照明设计优秀案例。仪式感不带来“有用的”价值产出,却是帮助人们找到内心满足的情绪刚需。“生活的本质就是对平凡的尊重”,仪式感不一定是精致奢侈的,重点是一种发现美好的生活态度。
当下很多设计和制造类的行业都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产生了很多“智商税”设计、反人类设计。 本赛道鼓励参赛者大开脑洞,通过戏谑的、讽刺的、反人类的设计,来让人反思什么是好的设计。
本比赛面向全部北京高校本科及研究生在读学生,以组队形式进行,每队1 至 5人,允许跨专业和院校组队。
入围决赛的团队需要有一位发言人出镜作品宣传视频,视频会发布在B站等相关平台上,参赛默认同意出镜。
参赛作品应该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参赛作品不得含有涉密或涉及庸俗、暴力、宗教禁忌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一切内容。否则,大赛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获奖资格。
参赛团队对其参赛作品拥有著作权,比赛主办方拥有参赛者作品在本次活动宣传范围内非商业用途使用权。
初审提交截止日期为3月8日,要求提㊣交一份设计说明文档,包含作品的文本介绍、效果图或技术图。两个赛道各有 6 个入围㊣名额,3月10日公布决赛入围名单。
决赛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3月27日,要求参赛队伍在没啥用科技的指导帮助下,提交PPT和1-2分钟宣传视频。决赛答㊣辩时间为4月1日,会进行现场直播,答辩材料和形式㊣都是发㊣布会风格。
张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院党委副书✅记,中国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协智慧人因照明专家咨询委员会首席专家。主持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照明设计国际获奖 29 项。主持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 ㊣2 项与实验教学 4 项,入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试点课程。
庞观:博士、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设计与原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设计与创型社会、设计伦理、人文关怀等领域的研究。曾获得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3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内外设计大赛中获奖,致力于推动设计与产业创新。担任多个重要设计㊣协会职务,是省级“千百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才,著有㊣多部教材并发表过 30 余篇论文。
韦诗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包括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聚落数字孪生、虚拟展览设计等。在建筑设计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主持了多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并参与多个设计项目和获奖项目。发表多篇期刊文章和会议报告,著有《类型北京》等书籍。